第92章 见光死之徒的自愈之路-1(1 / 4)

苏宁之所以会编造出这么一种奇怪的病情,完全是为了方便在众人面前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

要不是有这身行头的遮盖,恐怕刚才马超就已经叫破了他的身份。那么就站在他身边的董卓,便会立刻就会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到时候这条大鱼可就要挣脱鱼钩了。

不要说将他吞入腹中的计划肯定会破产,就连现在顺手对付韩遂的小算盘也会瞬间落空。

说起来,这才是他打着邀请观摩的名义,将董卓请到此处的真实目的。

至于此间如何操作,那就要取决于他苏某人的演技了。

就在这时,种花家的大门终于缓缓拉开,拥堵在门前的学生家长,随即就看到了里面的景色,宽阔的校场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曾经见过的,倒是大路中间突然多出的一尊雕塑,让他们倍感讶异。

那是一个由支架撑住的球状物体。表面打磨得似乎还不够光滑,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就已经算是成品了。所谓没有打磨光滑的部分,是可以留在上面的浮雕。那是地球大陆的形状。这个所谓的球体,正是一个大号的地球仪。

此物出自法国雕塑家阿尔普之手,当然初期的预加工工作,有大部分都是普通工匠完成的。不过对于大陆形状的刻画,却需要非常精细的雕刻功底,这就不是一般的工匠能完成的了,只能由他亲自操刀完成这画龙点睛的一笔。

只可惜初次见到这个地球仪雕塑的观众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艺术品的精妙之处。就连人群之中官位最高,见识最为广博的董卓,也只是冷冷的调侃了一声:“我还以为竖立在门口的是做孔夫子像呢。”

将自己遮掩在斗篷中的苏宁,继续用陈鹏的语气对他调侃道:“听说,这是苏宁精心设计的,好像是为了向蒙学的孩童们,展现这个世界的样子。”

“世界?”董卓疑惑的歪过头来,问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苏宁这才反应过来。世界一词本来出自佛经,而这个时候佛教才刚刚开始传入中原,所以董卓还并不清楚这个词的含义,于是他只好用陈鹏的语气回答道:“就是整个天地的意。”

董卓听了之后,先是点点头表示明白,而后就不屑的撇起嘴来。

“这厮难道是想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上?”

随着董卓的一声反问,他的那些随从们都开始嘲笑起来,其中不乏经典的评论,经典到某些读者可能都已经看腻了:“开什么玩笑,若是真生活在球上,若是站在盯上也就罢了,要是挂在下面,那岂不是要摔到下面去了。”

经典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听到此人这么说,不光是董卓的那些随从,就连正忙着向蒙学里头拥挤的父老乡亲,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相貌丑陋,语气低沉,平时并没有存在感的中年文士踱步到董卓面前,慢条斯理地说道:“以前曾听那些支持盖天说的人介绍,说什么天圆地方。我就纳了闷了,若是大地平整,那自然可以一览无余,那军中营寨还需要设置望楼做什么?我可是记得清楚,即便站在望楼上,即便面前没有山脉阻隔,咱们也看不到多远。到头来,着地面终究不是平整的。这倒让我想起浑天说和宣夜说来。他们相信底面是圆球状的,像是鸡蛋一样。只是不知道这位苏贤弟,究竟支持哪一种学说?”

苏宁听他这么说,才记起东汉末年的知识分子们早就意识到了地圆说。这一点倒是区别于大多说现代人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多半都是天圆地方的。殊不知东汉时期就有了地圆学说的雏形。到时后世的那些人,在愚民教育的体制之下,对地圆学说缺少进一步的理解。所以他们不知道,如果不意识到大地是一个球体,很难有可用的历法出现。而太初历早已经在西汉出现,其实用程度远高于古六历。

若不是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