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第二次夹击波斯之战—4(1 / 2)

三方交汇在一起的可能其实只有两种,要么苏宁和他的老盟友们一起打败安息帝国,要么苏宁和他的老盟友在一方击败安新帝国之后,迅速发现另一方也对自己形成了威胁。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那么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尤其是西方的大秦帝国已经注意到苏宁的势力已经无比接近他们的领地了,要知道亚美尼亚在之前是他们的心声,而苏宁竟然从北部地区混进了他们的欣赏范围附近,这就让他们不得不感叹苏宁的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虽然说他们双方在未来肯定会成为邻居,而且很有可能还是那种互相通商,互相友好,甚至将这一友好关系也许很长时间的好邻居,但是。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会像两个刺猬一样,一旦他们相互靠得太近,都会被彼此的锋芒所扎伤。

在问路,皇帝当然不可能愚蠢到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地步,但是他也需要面对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在商业上苏宁和其他的梁柱体系是相当具有优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他们做邻居。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商品倾销,虽然说他们西方大秦帝国也有着自己丰厚的艺术和商业传统,但也是苏宁在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依然是他们不得不小心面对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能够有人告诉他们与苏宁相处的局面办法,那么相信在不住皇帝一定会花费重金酬谢那个人,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存在的,因为苏宁这个人相处起来的确非常困难,看看他与东方各路诸侯的那些关系吧,简直让人咋舌。

要知道辅助皇帝早就已经派出了他的清醒豁达的那支雇佣兵当中,他们能够从连州继续打探情报,要远远多于在文禄皇帝道听途说的数量,更何况那些安息帝国贩卖过来的情报,实在是也没有多少值得他们相信的,因为这个安息帝国始终在抹黑苏宁和她的两种体系,不得不承认的是安息帝国遭到了凉州铁骑太大的压力,所以他们不可能对这个组织有着友好的描述,但是不够客观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载入,皇帝是认为这个东西没有足够的心胸,虽然实际的情况并不见得这样,但是西方人看待中亚甚至东亚的一些文明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片面的理解,这是他们的传统,这一点倒是与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比如说遥远的中国和印度在西方人那里一直都是财富的象征,最终40岁的丝绸之路传播到凯撒手中之后,西方大秦帝国几乎就把那个古老的赛里斯帝国当成了黄金遍布每一寸土地的地方,但实际上中国的贵金属并不像想象当中的那样丰富,他们之所以显得非常富贵,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实在是太过巧妙,以至于西方人实在无法理解这些手工业产品为什么会如此的华丽而又奢侈。

而在西方的文明当中,如果一个地方的财富过于集中,那么周围平静的地方就很有可能会觊觎那里的物产,正在西方大秦帝国,那里是经历过历史验证的,要知道在他们北方一直活跃着很多游牧部落,比如说高卢人就曾经让他们寝食难安,哥特人也是让他们感到非常不爽的存在,但是这些民族都不得不臣服于强盛而又伟大的西方大秦帝国出发,这个国家在富足当中腐朽,要不然他们绝对不会得到崛起的机会,但事实却是每一个富裕的国家都会慢慢的腐朽下去,而周围那些贪婪的野狼则会抓住机会侵蚀他的每一寸血肉。

在欧洲那个狭小的地方,西方大秦帝国充当的是血肉的大型动物,但是。在这里他们扮演的角色却是他们最讨厌的野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接受了汉朝和梁州体系都比他们要富裕的多。

所以一场战争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幸的是这场战争取胜的概率实在是非常之低,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对面的这个敌人实在是太过难以对付,正如刚才提到的他与关东各路诸侯之间的关系就错综复杂的让人难以描述,要知道那些人当中应该有很多他的敌人才对,但是根据工农兵当中的情报,探子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