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缓和(2 / 3)

间的矛盾,同时又不是不可调和的。

当然,这需要某人的让步作为催化剂。

很显然,在李牧所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面前,海斯即使是贵为美国总统,也只能无奈选择退让。

“没错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这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理智的人都会这么做。”海斯非常认同李牧的说法,没办法,总理就是伟大:“以前在当州长时,我认为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总统,如果是我在那个位置,我肯定能做得更好,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的很可笑,我现在才理解到尤利西斯·格兰特总统有多么的伟大。”

这个有点儿用词不当,尤利西斯·格兰特的所作所为,和“伟大”两个字绝对不沾边儿,尤其是在和他的前任林肯作比较的时候。

当然了,这一点李牧肯定不会说,在美洲银行最新发行的新一版美元上,五十美元的头像使用的就是尤利西斯·格兰特,一百美元上的是起草了《独立宣言》的富兰克林,至于亚伯拉罕·林肯,他的头像被印在五美元面值的钞票上。

这个安排肯定是有一定私人感情作祟的,如果按照任期内的成就排排坐,林肯的头像即使不用在百元大钞上,起码有资格竞争五十美元币值,至于尤利西斯·格兰特,恐怕一美元面值的钞票上也轮不到他。

海斯之所以不得不面对现实,和海斯这段时间的接连碰壁也有很大关系。

在成为总统之初,海斯就发誓要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进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放在时下却有些不合时宜。

总统大选更换的只是总统,随之更换的或许还有总统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但这个更换并不是彻底更换的意思,海斯甚至都不可能将身边的工作人员换个遍,更不用提其他政府部门,哪怕是总统换了人,但那些部门不管是主事的还是跑腿的,还是之前尤里西斯·格兰特当政时的那些人,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海斯要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本意是好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是对尤利西斯·格兰特当政时期的彻底否定,言外之意就是之前的美国政府既不高效,也不廉洁,在这种前提下,可想而知,海斯正在推行的各种改革,有多么的举步维艰。

担任总统还不到一年,海斯因为想民主党示好,几乎得罪了大多数共和党人,同时又因为要厘清税费,得罪了当初把他一手捧上台的资产阶级,现在则因为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得罪了所有政府雇员,而这些人原本应该是海斯的左膀右臂…

说起来在得罪人这方面,海斯绝对是人才,这家伙能活到现在确实是不容易,大概海斯自己也已经意识到,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的话,大概他是无法平安度过这四年任期的。

“成长的标志就是学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退让,但那并不代表我们软弱,我们只是在寻找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李牧尽量选择委婉的方式提醒海斯,毕竟身为总统,海斯有自己的尊严,李牧要是话说的太重,恐怕结果会适得其反,那就和海斯犯了同样的错误。

客观上说,海斯想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想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并没有错误,那都是一位总统应该做的事。

海斯错就错在操之过急上,站在海斯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应该更全面,选择方式也应该更谨慎,如果换一种方法,选择更加温和的方式,或许会取得更好效果。

至少不会像现在这么糟。

“是的,我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我的确是有些太过激进,所以接下来我会换一种方法,看看能不能开创一个新局面。”海斯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斯勇于承认错误,并不回避自己的失误,这种性格很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