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话捞(2 / 4)

调教大宋 苍山月 9029 字 2020-09-14

既然都看了宋刑统,那应该知道牛肉税,哪来的呀?大观年间给牛肉限价,依据是什么啊?

历史不是宋刑统,历史是宋刑统之下真实的大宋。

好了,这事儿过去了,总之大伙想了解历史,看小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真的信小说

吴育会从坟里跳出来和我拼命,韩琦也落不下。萧观音会来质问怎么多出两个哥哥,而且还‘老’了五岁,尹洙会出来说:我明明是痨疾,怎么成了痛风了。

历史小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品味大历史背景下的名人雅士。还有现代人乱入古代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而不是旋技。更不是大家来找错。

有些地方确实苍山没注意,指出来,我改。有些地方是没办法,不那么写,这故事就没法看了。吴育史实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可总得有人当龙套,烘托气氛,唐奕入辽的时候萧观音才九岁,真和个九岁小孩搞暧昧,你们会骂我变态的。

尹洙要是痨病,唐奕还怎么救?汝南王要是不夺位,全书除了一条强宋线再无一物,朝堂上死气沉沉跟灵堂是的,看着你们不烦吗?

下面再分站说说看到一些评论的观感吧

先说。

其实没什么可说的,读者之中大能太多,一般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来评论区吐槽,就算有,也是0粉丝值看盗版的。

评论最多的不是挑小毛病,而是对一段剧情的喜好。

怎么说呢?还是举例子吧,曹觉的支线,这段一致叫好,可惜跳订严重。为什么呢,网文养成的习惯,只看主角,很多人等不到那个,就跳过去了。

再比果汝南五的剧情,还是很多人看得不爽,要我快点结束。

说心里话,我也不想写,曹觉那段和汝南王的剧情是我写的最慢的两个地方,一小时500字,从早坐到晚,憋出来两章,还让人说我找理由,更的慢,何苦呢?

可是不行,必须写!

一本书,有皮、有骨、有血有肉、你们认为爽的地方,是书的皮囊脸面,好写,往倾国倾城上画呗。

但是真正支撑一本书,或者说粘住你们的却是骨架!

不说别的,曹觉的作用已经体现出来了,吐槽群入群的验证问题是:除了主角你最喜欢谁?

人气最高的就是曹老二。一年之后,可能这本书除了主角,你就能记住这么一个人了。这就是他的作用。现在不喜欢正常,但是他会在后面的情节不断的给你思考空间。

汝南王这一段也是这个道理,现在不喜欢,以后你会想。哪怕你们恨他,说心里话,也比你记不住他要强。

所以,遇到这种情节别急,山势起浮方现真美,平铺直序,一定长远不了。

再说qq阅读。只有一个人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位兄弟说:

“我对宋史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纵然宋朝皇帝各种仁慈,但也挡不住权臣当道吧,你一介小民火速崛起,然后还敢大方谬论?尤其是宋朝大臣什么时候变成实干家了?主角那样讲学竟然有一大堆人去听?还做笔记?宋朝大臣要真这么忧国忧民,宋朝早就一统天下了”

以上是原文。

首先,这和皇帝仁不仁没什么关系,第一他是主角,要破局,而且是北宋的局,就不能按常理出牌。再者说,高大上,伟光正的角色写的人太多了,换换口味也好。

第二如果一个人能平白给朝廷贡献三分之一的税收,换了哪个皇帝都得惯着。当然,别是唐皇、汉武、朱重八这种狠人。

第三,你确实对宋史不了解,北宋真的不缺实干家,名臣能吏,朝堂地方随便捞出来一个就是大能。这和北宋的政体有关,也和当时的文人环境、操守、只尊大义、没有党争有关,除了对武人这一点上有点操蛋,别的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不要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