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杨秋(1 / 2)

汉末武圣 半城流烟 4479 字 2019-10-29

汉初平二年春。

大将军关羽统帅三河精骑,再加上并州铁骑,共计三万骑兵,入凉州平叛。

关羽以贾诩为军师,以张飞为先锋,带领樊稠、李傕、郭汜、李蒙这些董卓旧部,大举入凉州。

荀彧、徐晃二人留守雒阳,高顺、徐荣驻守河南尹,防备关东诸侯。

“踏踏踏!”

战马奔腾,旌旗招展。

“哗啦啦!”

泾河之水奔腾不息,水声与马蹄声交相辉映。

“大将军有令:全军暂停行军,休整半日!”

关羽纵马提刀,看着奔腾不息的泾河之水,说道:“泾河发源于六盘山,与渭水合流入关中,形成黄河。”

“沿途山峦叠起,道路艰难,唯有泾河途经之地,方才平坦易行。”

关羽统帅骑兵,并没有直接从渭水流域,杀入凉州治所陇县,反而绕道泾河,准备先拿下安定郡。

关羽此举,乃是为了取关中西北门户萧关。

关中之所以被称为关中,乃是因为关中东有函谷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

准确来讲,萧关乃关中西北门户,并非在正北方向。

平定羌患,非一日之功。

哪怕关羽站在巨人肩膀上,想要彻底平定凉州羌人叛乱,也必定会旷日持久。

他所能做的,就是先夺下关中西北门户萧关,以及西南门户散关,以及附近郡县。

若得萧关,关羽只要派遣上将驻守此关,再稳住郡县内羌民,就能够保证关中西北安定。

得到散关,则可以南下攻打汉中,夺取巴蜀之地。

无论是为了关中安全着想,还是为了日后战略着想,关羽都必须攻下萧关以及散关。

事实上,想要夺取这两关并不难,难的却是要平定两关以内叛乱,保证关内外羌人不会相互勾结。

否则,再坚固的关卡,只要有人在后面接应,也都很容易被攻克。

贾诩站在关羽身边,眺望着远方说道:“前面就是安定郡、北地郡以及右扶风交接点。”

“过了那里,再往西行三百余里,即可抵达萧关。”

“不过由于羌人内迁已久,萧关早就荒废,大将军纵然占据安定、北地两郡,也需要重新修建萧关才行。”

“安定郡,汉人只有三万余,其余绝大多数都是羌民,主公领兵入安定,肯定会遭到羌人敌视,此事主公应当多多思量。”

关羽闻言,眉头微皱。

他虽然知道,凉州地广人稀,汉人更是非常少,却没想到偌大的安定郡,居然只有三万余汉人。

要知道,安定郡面积不下后世一个省,这么大面积内,汉人数量居然只有三万余,也怪不得东汉朝廷数次想要放弃凉州了。

“我既然准备将羌人收为己用,自然不愿妄作杀戮,积累仇恨。”

“否则,纵然我将安定境内羌人屠戮殆尽,最终取得安定,也不过是一片毛地罢了,反而耗费钱粮无数,得不偿失。”

贾诩道:“若如此,主公当招揽一人,得此人相助,稳定安定易如反掌。”

关羽奇道:“乃何人也?”

贾诩道:“杨秋。”

“杨秋?”

听到这个名字,关羽眉头却是微皱。

他记忆中自然知道杨秋,印象中对方好像只是韩遂麾下打酱油的存在,根本没有什么才能。

至于有关杨修的详细记忆,关羽却是记不清楚。

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打酱油般的存在,却被贾诩如此推崇,能够凭借此人平定安定郡。

若非关羽相信贾诩眼光,也知道对方才学,恐怕反而会觉得贾诩在信口开河。

关羽所不知道的是,历史上杨秋虽然有记载的事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