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心同德(1 / 2)

兰鹤舒取了针,对着针眼儿讲着刚才扎的都是些什么穴位。

也不知道慕斌听不听得懂这些,反正是在那里站着。

刚才像是入了定一样的太子突然朝我转过脸来,吓得我差点打了个激灵。“阿英,过来一下!”他起身往旁边那间房去了。

我赶紧跟上,心里打着鼓,猜度着过去要说什么话。若是我刚才又有哪儿不妥,要训我几句,这还好办,殷勤赔罪就是了。若是又想到了什么关于慕斌的事情要追问,那我还得好好想想。

进了屋,关上门,垂手等着他开口。

他却先去开了箱子,把我的雁翎刀和软剑拿出来,回身放在桌子上。

我看着这两样东西,不敢抬眼。

太子把刀往前推了推,皱了半天眉毛,才费劲巴拉地挤出一句话:“你拿回去。”

“是。”我默默往前挪了一步,先把软剑重新系在腰上。

“你我……讲和吧。”

我心头一颤。“讲和”这个词……别扭啊。我思忖了半天,说:“没有讲和这一说!”

空气里微微一丝波动。我赶紧抓过刀握着,解释道:“先前是奴婢做错事惹了大公子生气。大公子恼奴婢,是应当。大公子不恼奴婢了,是大公子宽宏大量。奴婢只有谢恩的份儿,没有讲和这一说。”

他没说话,转过身缓缓踱到窗边,支起窗板,沉默着向外望去。

现在似乎还不是告退的时候,我也没说话,站在原地,放肆地抬起眼睛望着他的背影。

竹青色的罗袍的两只大袖子在风中微微鼓动着,愈发显出人的修长挺拔来。我盯着他白皙的后颈,又觉得心底微微发涩。

打头一次当差,就成天贼眉贼眼地盼着看见这个人。等了一个来月,好不容易看见一回。那时候是太后在西郊行宫休养礼佛,到了该回宫的日子,太子骑着白马来接。我们排着队站在行宫甬道两边,太子进去给太后磕头从我们面前走了一趟,过了一阵,搀着太后出来又是一趟。我急着看就忘了自己头盔顶上还有一簇鸟毛。师父老远看见队伍里就一簇毛在动,当天晚上就把我狠揍了一顿。以后就长了记性,光转眼珠子,不转脑袋。所以,这些年里,我看得最熟的就是他这段后脖子。大祭时候人堆里也能认得出来。

我悄悄叹了口气,他这后脖子又该剃了,下回再伺候梳头时候得问一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头发“伸腿儿”。就是头发都绾上去之后,就会看见后颈上还有细细的两处生着头发,后脑的发际线看着就像是燕尾一样。一般大的节庆、祭奠之前,伺候的人都给他把这两道头发剃掉,让发际看着整齐。

现在,这两道头发又黑森森地长出来了。

头发这样生的人不少。石鹿沟的刘老婆子说,头发“伸腿儿”的人都活得辛苦,容易得罪人。一生与人纠缠不清,坎坷颇多。所以,我看见这两道头发出来就不舒服,恨不得亲手去把它们刮掉。

不过,刘老婆子那张嘴,成天胡诌鬼扯的,谁知道她说的准不准。

正在这时候,太子突然叹了口气,差点吓出我一身冷汗来。

“我说的……我说的不是这个。”

“殿……公子说哪个?”我活动了活动两手。刚才是因为局促,手没地儿放,只好把刀横拿着。现在方才觉得,这么拿着把刀的模样真够傻的。

他回过头,带着自嘲的意味摇了摇头,说:“我到底是不如三弟会说话。”

我先把刀找了个地方放下,重新好好站着,赶紧想弄明白这都是哪儿都哪儿。

他斟酌再三,总算说:“孤说的是差事!”

“殿下有何吩咐?”这些日子下来,我也习惯了。他自己想出来的假托富家公子身份,但是只要一不乐意,立马恢复真身。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