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阿芙乐尔(三)(2 / 3)

囤积、军队消耗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和滞后,各大城市普遍出现了食物短缺的现象。部分底层民众聚居区更是出现了饥荒。首都圣彼得堡聚居的工人最多,饥荒现象也最严重,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式,当局不得不采取面包券定额配发制度,每天早晨都有妇女顶着零下二十几度的寒风在食品店门口排队,等待发售口粮。

粮食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因为是战时,整个工业体系的运作都要优先满足军事需求,用于出口的工业品产量大幅下降,一度下跌至正常水平的45。等到亚姆立扎会战的消息传来,军事失败使得各国对公国投资和贸易的意愿越发淡薄,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机械加工设备完全断绝,出口更是犹如风口蛛丝。工业生产的下滑导致市场供应不足,导致物价飞涨的速度远远超过工资的涨幅,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几乎为开战前的五倍。昂贵的生活成本使得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高级原料和加工设备的匮乏又使得生产成本变得极为昂贵,两股趋势使得大量企业难以为继,纷纷破产或歇业,很多工人失业或面临失业的风险,愤懑、焦虑、不满的情绪在广大群众当中郁积。当“面包没有了”这一句平日里根本没人在乎的谣言落下,成为压垮大众忍耐力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家庭妇女的哄抢眨眼间就变成了遍及全城的打砸抢骚乱。

公国对这种骚乱的处理一向快速且强硬。照理说要平息这种事情,也确实要这么办,否则等到骚乱进一步扩大,不管是镇压下去的难度还是造成的损失、伤害都会大幅增长。哪怕是为了减少受害者,也应该立即予以弹压。

问题是,向来做事硬派的公国在弹压骚乱这种事情上,实在是太过强硬了。

在接到发生骚乱的报告后,负责治安的骑警,卫戍首都的哥萨克骑兵营立即出动,接着越来越多的部队加入进来。这里面只有骑警和哥萨克骑兵营有处理游行和骚乱的经验,其它部队则全部是野战军,接受的都是常规作战的训练,根本不知道遇到眼前近十万暴乱的群众该怎么处理。结果军人们一上来就用枪托砸、用刺刀威逼群众散开,慌乱中捅伤了几个前排被推挤的人之后,后面的人群以讹传讹变成了“军队杀人了!”、“军队要杀光所有人!”。于是混乱越发不可收拾,混乱中一些被吓傻了的家伙居然试图抢夺枪支,结果当场被射杀。一时间圣彼得堡各处枪声大作。人群惊恐万状,四散逃窜。在逃跑的过程中,上万人挤作一团,摔倒在地,引发了严重的踩踏事件。经事后初步统计,有两千多人因踩踏而死,一万多人受伤,相比之下,被军警开枪射杀的只有三十五人。

如果说到此为止,还能将此次事件视为一次因谣言和误会导致的不幸事件,公国当局在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却也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处理就真的让人摇头叹气或是义愤填膺了。

如此多的尸体出现在街头,必然需要收敛下葬。照理讲这是一个挽回民心的绝佳机会,哪怕是装模作样的搞一个正式的集体葬礼,起码也能稍微安慰一下民众受伤的心灵,挽回些许对政府的信任感。可当晚有阿尔比昂新任大使到任,在进行递交国书的仪式后,还要举办沙皇夫妻出席的豪华宴会。为了不至于“友邦惊诧”、“有失国体”,当局调动大量马车将尸体拉到城外的乱葬岗草草掩埋。当一车车尸体穿过街道,当夜晚从涅瓦河对面灯火辉煌的冬宫传出轻歌曼舞和阵阵笑声时,原本浑浑噩噩的底层被彻底激怒了……

沃尔格雷沃和杰勒斯正是踩着街道上的血渍进入圣彼得堡的,皇帝赋予他们的任务非常简单:物色合适的人选,串联、煽动抗争,制造动乱,对公国政府施加压力。同时尽可能详细的掌握所有人选的名单,时间结束后对相关人员进行甄别筛选,剔除掉有价值的人员,其余或是交给公国处理,或是自行解决。

这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