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0章 一条船上(3 / 7)

括号里加上‘王崇仁董事长战略部署’。”

“可是赵总——”李诗涵回头,“实际上是您主导的......”

“记住!”

赵长天打断她,将简报转发给集团宣传部,“在黎光,没有个人英雄。

只有集团意志。”

车内后视镜里,王立的车正从街道办停车场驶出。

赵长天摸出手机,给陈璐发了条消息:“华南片区所有小区的‘需求清单’。

误差率控制在10%以内——

包括惠民新村。”

下午两点,华南片区临时会议在准时开始。

分公司经理们坐在会议室里。

目光聚焦在赵长天手中的红色文件夹上——

那是今早刚印发的《区域管理权限调整通知》。

“分公司经理可以自主招聘基层员工。”

赵长天翻开文件夹。

露出里面的《改革承诺书》样本,“但有三个条件。”

他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30%必须是退伍军人——

集团正在推‘拥军项目’,这是政治任务。”

会议室后排有人小声嘀咕,赵长天的目光立刻扫过去:“有问题?”

“没、没有......”

说话的经理急忙低头,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歪痕。

“第二,新员工入职前要签《改革承诺书》。”

赵长天推了推面前的承诺书,封面印着烫金的集团logo,“里面有三条铁律——

服从数据考核、保守改革机密、维护领导权威。”

“第三。”

他突然笑了,“招聘名单最后一页,要留出我的签字栏——

这是为你们规避用人风险。”

散会后,赵长天单独留下陈璐。

将加密U盘塞进她口袋:“里面有集团最新的‘拥军项目’数据指标。

你懂怎么用。”

陈璐的指尖触到U盘上的“机密”刻字。

抬头撞见他意味深长的眼神:“做得好,年底推荐你去集团参加干部培训——

记住,黎光的未来属于能守口如瓶的人。”

半个小时后。

华南片区会议室的吊扇发出恼人的嗡鸣。

空调因老旧只能勉强维持26c。

赵长天再次走进来时,23名“80后”干部正襟危坐。

脊背与木质椅背碰撞出轻微的声响。

他扫过众人胸前的布质工牌。

目光在“刘海”的名字上停留两秒——

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技术骨干,此刻正用袖口擦拭额头的汗。

“知道我为什么单独叫你们来吗?”

赵长天绕着会议桌踱步,皮鞋跟碾过地面的瓷砖裂缝,发出“嗒嗒”声。

他突然停在片区市场部经理陈雨桐身后。

后者正在记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写着“智慧工单系统”字样。

边缘贴着修正液覆盖的痕迹。

“因为你们没有背景,没有靠山。

”他扯了扯领带,“但你们有野心,有干劲。”

陈雨桐浑身一颤,钢笔在纸上划出歪斜的墨线。

她今早刚把方案塞进赵长天的信箱。

此刻还记得李诗涵原话:“赵总说,数据要像珠江水一样漂亮。”

“集团最缺什么?”

赵长天猛地拍向投影仪开关。

幕布上跳出华南片区的缴费率曲线。

墨迹在劣质投影灯泡下显得模糊。

“不是本科生,是能搞来数据的狠人!”

他指向曲线末端,红色箭头用马克笔手工绘制,“这是陈立管的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