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不屈的小苟(2 / 5)

当你可以轻松地解决生存问题,当你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时,你才有可能产生第四种更高级的感情:怜悯。我们四个年轻人,用已所能,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是怜悯的体现。我们超越了自己辛酸的童年,进入到怜悯的高级情感,以此心态同情这些仍然处于挣扎中的孩子们。

陷入长久思索和沉默中,车子停下的刹车声音把我拉了回来。下车时,小苟说到:“庄哥,到了,你看,那就我家的老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离我们停下的乡间土路停车的地方,大约有五百米的地方,两间土房出现在我们面前。

“想不想去看看?”

“去吧,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哪有看到家不进门的道理?”

我们顺着地边小路向他家走过去。两边有些土地已经栽上了庄稼,但还有一些地是荒着的。从土质看,明显比不上李茅的老家,淡黄色,肥分不足。

这房子,比我老家的屋好不了多少,土坯砖垒成,上虽然有红挖,但也有塑料布和茅草的修补,门窗边角已经有蜘蛛网了,墙角被雨水冲刷出一些沟隙,在这个单地方,两间房虽然勉强站立,但两边斜搭的厨房和牲口棚已经倒塌,杂乱腐朽的小木头块子,偶尔还有黑色的菌类生长。

他只是摇了摇大门的门锁,拿出钥匙试了试,居然能够打开。但他并没有开门,重新把锁锁上。

“前年我专门跑回来换了一下锁,看样子质量不错,今天还打得开。就不邀请你进屋了,里面全是灰和蜘蛛网,进不去。要不然,我们坐在这磨盘上,歇一下?”

院坝中间有一个残存的石磨盘,他用力吹了几次,吹起来的灰尘越来越小,看样子是干净了些,他坐下,我也坐下,虽然是夏天的下午,但这磨盘,依旧比较凉。

“哎,算来,这个房子,已经有七八年没人住了。周边的村民也都外出打工,或者在镇上买房子,没几个人了,到处都是荒地和空房。”

我说到:“我老家也一样,整个院子,已经没有一家回来住了。”

“农村空心化,我觉得是好事。”小苟说出这句话来,我觉得,这是至今,我在这个议题上,找到的第一个知音。

“如果只做原来的农民,一辈子也富裕不了。”他接着说到:“把人生限定在有限的土地上,是对农民一生最大的不公平!”他说这话的时候,稍有点激动。

“我们这里,人多地少。怎么办?小时候,我们的粮食,主来自这个磨盘。玉米、红薯。晒干了,磨成面,就吃这。为什么,产量高啊,不择地啊。我们平均一人不足一亩地,光靠种小麦,哪够吃?”

我点点头,小时候,我想吃白米饭,也如同小苟,想吃白面,非常艰难。

“我家兄妹三个,长身体,要读书,怎么办呢?我成绩好一点,弟弟妹妹成绩差点,到我高中时,家里供三个学生,都差点供不起了。母亲甚至想让弟弟妹妹辍学,保我一个人。父亲不干啦,我不干啦。读书是我们穷人唯一的希望啊,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弟妹妹走我父母的老路啊。”

“也不能怪我妈,我们太穷了,没钱。父亲一狠心,就出去打工挣钱。打小工,挣多少呢?他决定冒险。他年轻的时候在海上帮别人跑过船,是打鱼的那种小船,学会了潜水。他就去干最危险的工作,当水鬼。”

“什么叫水鬼?”我没听说过这个行当。

“我们镇上,跟包工头出去搞建筑的,想挣死活钱,最狠的就是当水鬼了。你们四川山区的建筑我也做过,你们建筑的地基,主要是靠开挖,挖出底层老石板,就可以打钢筋起地基了。但我们山东这种以冲击平原为主体的地区,一般都是打桩基。也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打洞,一般都超过二十米深,到位后,再用钢筋水泥灌注成桩,一个地基,少说得有十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