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师父出来了(4 / 5)

他哪年哪月将以多少名中得秀才,哪年哪月会以多少名中得举人,这些大量的预测,在他生命中都一一得到了精确的验证。

所以,这一次,他也知道,自己将在南京等待多少时间,最后任了四川某地的县令,甚至他已经知道,自己子女情况如何,自己活多少岁,死在哪里,等等。

精准预测的未来,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抱有期待或者失望。以前的经验,让他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变得异常平静。老先生的算命,帮他预测了人生。当你提前知道你人生未来时,你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你根本也无法有痛苦或者兴奋的感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没事就往南京附近的一个寺院跑,与那里的方丈也算熟悉了。有一天,方丈打坐,他也跟关打起坐来。方丈这个坐就打得长,将近两个时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小时。

我打过坐,一般半个小时,就会出现腿麻脚疼心烦意乱的情况,经过长期训练的妍子,每次打坐也不过一个小时左右。四个小时的打坐,不仅是身体有巨大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状态。

这就跟站哨一样,当年在部队站哨,一班哨是两个小时。本来在平时军姿训练时,站两个小时是没问题的,当时是全体战友一起站,一边还有班长检查动作不停唠叨。

但让你一个人站在哨位上,你就知道,坚持下来是如此困难。最难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孤独,身边没有一个人,漆黑的夜里,你在一个孤独的灯光下孤独地站着,就像一个主演尽力表达,却没有一个观众。二是烦闷,内心是无法停止思考的,身体被束缚在一个姿势上,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据我的经验,刚站哨那些适应不了的战友,下哨时最大的感觉不是脚麻腰疼,而是想吐,这都是心里憋出来的毛病。

身体可以训练,而心,却无法停止它的波动。

当时了凡先生陪着方丈一起打坐,居然也端坐两个时辰,不动不动。这种功夫让老和尚大吃一惊,以尊敬的方式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么专业。

而了凡先生讲了自己的故事,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已经习惯了按命运的安排生活,没有心理活动和精神向往,当然能够定下自己的内心。

老和尚笑道:“我以为你是个豪杰,原来却只是个凡夫。”

后来,他学佛做功德的故事,一次次超越了自己原定的命运。超越凡夫的过程,就叫了凡,这也许是他名字的喻意吧。

这里面唯一的一本经书,就是《阿弥陀经》,这间屋子里,包括向师兄,看的,就是这本经书。从我所了解的佛学知识来看,这属于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了。

净土宗,与禅宗在修法道路上,有区别。当然不能说哪个高哪个低,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条条都通解脱。据说是东晋时期,一个著名的祖师认为,当时时代,人们的慧根已经不能保证自己的力量,能够开悟得道了。

依据这部经典,可以依托菩萨的力量,帮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阿弥陀佛在他的愿望中说,他能够帮助一切信仰他的人,只要是诚信真信和净信,他就能够在临终时,用佛菩萨的力量,带他们到极乐净土,来到他的身边,听他的佛法,最终得到解脱。

那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人人都想去。但这种修法又是人人都能够掌握的,因为,只要你诚心念着佛号,佛就会来接引你。

国内有一个先生说,这是天堂门票券最便宜的法门,因为一句话的事,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这是净土法门,在今天中国佛教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人人都可学,人人都有机会。

这一点,我本人也有体会,比如法相宗,比如玄奘法师的门派,他们的经典和论,我都看不太懂,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专有名词之多,理论水平之玄,像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