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从游戏到奥运会(1 / 5)

第394章从游戏到奥运会

在《EVE:势力战争》版本中想要跑马圈地,并不是说把舰队开到一个无人的星系,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太空堡垒基地了。

尽管游戏官方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玩家打造自己的家园,让玩家可以互相拆家,但冰岛游戏公司还是很有节操的,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增加了很多流程,让这个玩法至少看上去不那么地直白单调。

首先一点,就是要攀科技树,如果军团的生产研发技术达不到要求,是无法生产或者只能生产较低级别的设施和要塞的。

所以一个小军团,或者刚刚成立的军团想要圈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说随随便便组织一帮人就能霸占一块星域当山大王,得培养自己的生产制造后勤号才有资格成为一方势力。

而军团后勤号,一个还不行,往往是十几个号,往不同科技技能方向专精发展,才能节省生产时间和资源消耗成本,高效配合军团完成霸业。

所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前世的时候,后勤玩家往往就是如此,一个人控制几个号甚至十几个号,前期总投入至少得好几万,一般都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不是游戏币,是现实货币。

这类玩家有的是军团自己集资培养的后勤号,也有的就是纯职业玩家,前期投入这么多钱,后面都会加倍赚回来。

这其实就是刺激玩家消费和激活游戏内部经济的一种手段。

表面看游戏每天在线人数只有1、2万人,实际上,每个月充值的玩家人数起码是这个数据的两倍,毕竟一个账号是不可能把《EVE》里所有方向的科技技能全都挂满的,但凡有点经济实力的游戏老板,比如方杰这样的,都会多开小号甚至N开,分不同方向挂技能。

而玩家们用充值点与游戏币进行互换,无论充值点如何进行内部流通,真正赚钱的是游戏公司,只要玩家还继续玩下去,赚到的游戏充值点就不是真金白银。

玩实力战争,除了攀科技搞后勤,还得刷声望值,用声望值找NPC势力换取一些特殊的与势力战争玩法有关的材料资源或装置设备。

《EVE》里的声望值,与传统网游里的声望是有区别的,说是声望,其实就是军功,其本质是一种换取特殊资源的游戏币,获取的方式就是完成游戏里的各种任务,或者刷怪。

而《势力战争》版本下,还增加了一个快速获取途径,玩家可以加入四个NPC种族国家阵营,以帮助己方阵营争夺占领对方星系,扩大领土范围为游戏目标。

这也是这个版本被叫做「势力战争」的原因之一。

玩家军团势力成长起来之前,可以先加入NPC势力阵营,模拟体验一下势力战争玩法,为后期玩家军团自建势力积累战斗经验。

说是模拟体验,NPC的星舰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其实主要就是玩家与玩家之间的PVP活动,无非是代表NPC势力阵营参与罢了。

玩家通过系统报名参加势力战争后,就相当于《传奇》里从和平模式变成了公会模式,可以在两个NPC国家阵营交界地带,与敌对阵营玩家对相邻星系进行攻防战,可随意击杀其他国家阵营的玩家,而不必考虑星系安全级别。

这种玩法类似于夺旗,其核心内容,就是只要呆在星系内「复合物」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己方夺旗进度条就会增长,达到一定的时间就算是完成了占领,前世被玩家们俗称为“绕杆子”。

绕杆子期间,当然会有NPC也有敌对阵营玩家前来防守,因此双方往往会对某一个星系进行反复争夺,这其中不光关乎到势力声望的获取,还关乎可以顺带杀人越货。

所以这种刷声望的方式,收益高,风险也大,如果没有军团势力作为靠山,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夺旗成功的,更多的时候是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