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只租不卖的沸腾汽车(1 / 6)

9月底,沉寂了差不多1年时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的华国首富,又闹出大新闻了。

一条《沸腾集团进军造车行业,宣布成立沸腾汽车》及其相关新闻,刷屏全网。

本来造车这个事情吧,不是什么热点,但与方杰和沸腾集团搭上关系,它就成了噱头。

一家互联网公司,居然跨界搞传统制造实业,开始造车,这就让人觉得有点驴头不对马嘴。

不光不务正业,而且还自不量力。

造车行业可是个庞然大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硬资产,那可不是估值泡沫能吹起来的,此前沸腾产业园号称投资上百亿,但是拿着这些钱用来造车的话,扔进去可能连个响声都没有。

当然,这只是民间舆论的冷嘲热讽,实际在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上,情况其实相反。

好歹方杰是华国首富,沸腾集团从无到有到今天,事实已经证明他极具战略眼光,具有惊人的投资成功率、回报率和回报效率。

就冲这个,他就是资本市场上的香馍馍,只要他说要搞什么项目,可能自己都不用掏钱,其他企业、资本都会巴巴地挤进来送钱给他、跟他合作。

人才方面更是如此,在沸腾集团工作,工资福利普遍超过同行两倍甚至三倍,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全国人才都巴巴的以进入沸腾集团工作为荣,海归人才首选公司就是沸腾集团。

甚至那些在面试中被淘汰的人,如果是二面、三面、四面淘汰的,都成了他们找工作的资历,毕竟能进入沸腾集团二面乃至后面几轮面试的,那也比一般人强。

更搞笑的是,现在“太极塔的人”这个隐喻称呼,甚至都成了江城这边谈婚论嫁的免死金牌。

长的丑?身材矮?没房子?没车子?不灵光?

没事,只要你说自己是太极塔的人,那基本上就免死了,这些都是小问题,瑕不掩瑜,赶紧过来把我家姑娘给娶回家吧!

所以面对“沸腾造车”的新闻,一些后知后觉的资本,第一反应就是:首富下场,钱景无限啊!赶紧找人去打听打听那边还要不要投资!

而人才市场的第一反应是:卧槽,沸腾招工了,干的还是实业,肯定缺大量人手,机会啊,赶紧削尖脑袋往里面挤啊!

所以有时候吧,不要把网上的吐槽太当回事,那都是一帮闲的没事干的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真正有本事的人正忙着谋划自己的未来人生,哪有工夫在网上当键盘侠。

不管社会各界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反正「沸腾汽车」成立了。

这不是一家独资公司,而是沸腾集团、华为、比亚迪、东风汽车、国家电网共同合资成立的半国有造车公司。

其中沸腾集团占股30,负责产业整合、渠道推广,其他四家集团公司各占股15,分别无人驾驶、新能源电池、造车整车、基础电网建设的技术服务支持。

显然,方杰不打算按照前世的网约车套路来,而是一开始就盯准了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并且摈弃了所谓的“共享经济”路线。

前世网约车一开始走的是轻资产路线,利用民众自己的私家车,搞顺风车业务,美其名曰“共享经济”,由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成功站稳了脚跟。

诚然,“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和初衷是很好的,但在出行行业,其实是个伪命题,这个前世已经实践证明过了。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专业性问题。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共享,那是因为大家基本上都会骑自行车,就算不会,学起来也快,1、2天内掌握,而且是自己骑车,不是别人帮你骑,这中间并不涉及专业技术和服务问题。

但机动车,就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开了,起码得有驾照,否则就是违法上路,而且接送乘客的出租车行业,还对驾驶技